2007年6月13日 星期三

環保團體


國內:

TETA 協會簡介
台灣碳排放交易推廣協會,成立於二○○四年 是一非營利組織,以推動台灣碳交易制度建立,終而達到全球溫室氣體減量為目標。與國際同步洞悉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場商機。

環保宗旨  
 致力於推動台灣地區碳排放交易市場之建立、提供國際碳排放交易市場趨勢走向與促進碳排放交易市場資訊交流,終而達成溫室氣體減量之目的。

服務內容
1. 提供國際間最新碳交易市場資訊與趨勢分析。
2. 建立碳額度計算方法與國際認證。
3. 提供各產業別二氧化碳排放量,及碳額度需求。
4. 提供國際產經交流機會與國際碳排放交易市場交流機會。
5. 提供碳排放交易平台,藉虛擬平台交易建立 learning-by-doing 模式與國際各大交易市場連線,提前為進入國際碳排放市場做準備。
6. 提供造林專案計畫,協助企業以植樹造林換取二氧化碳額度或取得碳額度進行碳市場交易買賣。

環保團體以行動劇表現反彰工火力電廠立場

摘錄自12月25日中時電子報彰化報導

彰化縣環保聯盟、反彰工電廠、鹿港發展苦力群、綠色人文工作室、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福興鄉反彰化自救會等多個環保團體,25日到彰化縣政府遞交陳情書並演出行動劇。由聖誕老人和媽祖對抗代表空氣污染的大魔王,表現環保團體的護土決心。

反彰工電廠聯盟發言人粘錫麟說,彰化海岸北邊有全亞洲最大的台中火力發電廠,南面有麥寮六輕工業區和火力電廠,如果再加上彰工火力電廠,將會成為全台灣燃煤電廠密度最高,同時也是污染最嚴重的地區。

國外:

綠色和平組織 GREENPEACE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Greenpeace International) 是一個國際知名的環境保護組織,其獨特有效的作風,不論在輿論或對相關法令的推動,都發揮不少作用。1971年,原加拿大溫哥華的 "Don't Make A Wave Committe" 將其組織名稱更改為「國際綠色和平組織」以更符合他們成立此組織的目的:建立一個綠色和平的世界。他們不畏強權與生命的危險,甚至膽敢驅船至欲試爆核武之地,目地只為昭告世人,環境是如何地被破環!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只關心環境的保護,因此決不參與政治, 也沒有任何的政治立場。 它是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團體,無論在財務或其它方面, 絕不受任何政府、團體、或個人的影嚮。國際綠色和平組織主張使用創造性的非暴力手段(non-violent direct action)來凸顯全球環境問題, 並尋求解決方法, 以使我們擁有一個綠色、和平的未來。


20多國同步遊行抗議全球暖化 共同呼籲具體行動

李育琴、蔡秦怡、黃至賢編譯:莫聞審校

在11月6日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會議(COP12/MOP20)召開前夕,全球超過20個國家的環保團體與公民,於4日同步在各自的城市舉辦「對抗全球暖化遊行」(Walk Against Warming)活動。這項「全球氣候運動」(Global Climate Campaign)今年是第二次舉行,從紐西蘭、澳洲、英國、歐洲與非洲,到北美各地人士,皆紛起響應,跨國串連呼籲參與聯合國會議的世界各國領袖,採取緊急與積極措施來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對抗全球暖化。

在紐西蘭,綠色和平組織成員爬上旺格雷(Whangarei)附近的Marsden B備用燃煤發電廠屋頂,表示要傳送「拯救地球之聲」廣播;他們同時寫了一封公開信給紐西蘭政府,要求針對氣候變遷做出緊急對策。綠色和平表示,選在Marsden B備用燃煤發電廠傳送廣播,是因為該廠一旦啟用,每年將製造高達200萬噸的溫室氣體進入到大氣層,將加劇氣候變遷的速度。此外,在奧克蘭皇后街上有超過300人參與遊行,在威靈頓與基督城皆有活動同步進行。


資料來源:
1.http://www.teta.org.tw/about.htm
2.http://e-info.org.tw/node/17992
3.http://blog.yam.com/BlogIndex.php?BLOG_ID=climatechange&CATEGORY_ID=838921
4.http://www.greenpeace.org.uk/
5.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41901677

投資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汽油及科技


在汽油方面,我國近年來致力於「酒精汽油」的開發,車輛使用酒精汽油可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協助解決運輸部門的環境污染問題;且本土種植生產「生質酒精」可解決我國 24 萬公頃休耕地問題,活絡農村經濟,帶動農業的發展。

由於使用石化燃料會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故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在利用和研究許多替代能源,例如近年來台灣所採用的核能發電,但核廢料的處理也是相當棘手的問題,故近來大多推廣所謂的「綠色能源

例如台灣地區的風力能豐富,尤其是澎湖群島、台灣東北部、西北部及西部海岸。台電除了已於七美島完成一座容量為200瓩之先導型風力電廠之外,亦於2001年2月在澎湖再興建一座容量為2,400瓩之風力發電廠,其它地區如麥寮等地亦已設置風力發電廠。

另外,在太陽能的轉化上,政府也致力於其產品的補助,如太陽能電池、太陽熱水器、合陽技術等,不過太陽能的運用現今仍受限制,故使用率不大普遍。

在汽車方面,各大廠都有「柴電引擎」的開發等,其目的也是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除了太陽能、風力之外,現在還有一種新的潔淨能源正在崛起,而且台灣是少數具有先天上優質條件的地點,目前已進入實質評估階段,如果可行,其蘊藏量相當於四座核能發電廠,而且投資成本遠低於核電廠,可大大減少國人對核能的爭議,它就是「海洋溫差發電」。 海洋溫差發電主要原理就是利用熱帶地區海洋表面約25℃的溫海水和500公尺深約4℃的冷海水做熱交換,產生能量,研究人員最後發現,「台灣東部海域」是全世界最適合發展海洋溫差能源的地點。 半年前國內海洋大學在花蓮縣政府的支持下重新啟動此一計畫,將與台肥公司合作,利用其在花蓮海域所佈放的海洋深層水的硬體設備,展開新一波的海洋溫差發電開發任務,計畫從小型發電廠做起,如果一切順利,未來有可能在海上建造像足球場大小的發電廠,預計投資到完成,工程期需要五年時間,投資金額將達50億元,由於投資成本高,因此需要政府大力協助。

氣候變遷草案

抑制地球暖化,英國政府13日推出重要因應法案。環境大臣米勒班向國會提出氣候變遷草案,指出2050年前全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大幅削減60%;首相布萊爾宣布說「這是劃時代的一步」,英國將率全球之先,立法強制推動氣候變遷政策。
未來如果英國政府未能依法達到碳減量目標,環保團體將可以控告政府,由法院決定處分政府的方式。
氣候變遷草案要點包括:在205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較1990年大幅減少60%,到2020年前,減量26%到32%;提高能源效能,投資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汽油及科技,包括風力、海洋及太陽能發電及儲存;政府每年針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進度,向國會報告。

台灣的環境保護草案:
健全保護全球環境之行政與法律體系
積極參與全球性環境保護組織及活動
加強全球性環境問題研究,研發及引進環境保育技術
因應全球環保趨勢,推動自然保育與污染防制,落實於政府施政
評估政府政策或開發行為對環境造成之影響
推動節約能源與資源之簡樸生活形態,以建立良好消費習慣
合理規劃能源、資源及廢棄物輸出入,防止貿易雙方之負面影響
啟發國民全球環境保護意識,建立環境倫理

co2歷年全球排放量


因人為原因造成全球暖化現象之預估發展趨勢。圖摘自Stowe, K. (1995) "Exploring Ocean Science", 2th ed.。
這是一份由耶魯與普林斯頓大學在2006年做出的研究(注二),是一份尺度長達四十萬年的研究。在這份研究裡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變化幾乎會很快的反應在溫度的改變上面。而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圖表最後面那段驟然拔高的二氧化碳含量,這就是今日的地球。


2007年6月12日 星期二

暖化對全球造成的影響

(1) 棲地環境的改變造成生物遷徙:原低緯度、低海拔生物往高緯度、高海拔遷移。而原生長在較冷環境的生物,例如臺灣山椒魚、櫻花鉤吻鮭等棲地將縮小。
(2) 加強全球水循環,水災、旱災及熱浪等極端天氣現象,其發生頻率及嚴重的程度都可能提高。
(3) 氣溫升高,南北極冰川溶化,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將造成原沿岸沼澤區消失,使臨海地區淹沒,低海拔島國被淹沒,珊瑚礁消失等,造成生態環境改變。
(4) 氣候上:溫度改變洋流的鹽度平衡、流向,影響氣候;雲層、積雪反射太陽輻射,可能帶來冰河期;超級颱風、颶風、暴風雪、洪水等劇烈氣候增加。
(5) 其它影響如:天然植被分布的改變、流行性疾病肆虐、生物多樣性消失。

政府對二氧化碳排放量進度調查








面對「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台灣雖然從四、五年前就開始委託學者專家針對此議題進行研究,但行政部門在心態上總是抱持著觀望的態度,一直到1997年下半年,陸續傳來「國際社會亟有可能達成共識」的消息後,加上來自立法部門的關心,行政部門才開始感受到壓力的來到,並逐步透露政府的因應方案,直到「京都議定書」簽署後,行政部門終於在行政院蕭院長的指示下,決定在1998年五月底召開「全國能源會議」議定出台灣的因應措施,自此,「如何因應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終於端出檯面,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
依據環保署所訂的減量策略來看,其重點仍在強調如何以「我國的國情」、「國際情勢」與「OECD國家在1990年CO2的人均排放量12।14噸」為分析腳本,說明我國將「以2000年為基準年」、「以2015~2025年為減量目標年」與「以2000年排放量加減10%作為減量目標值」來擬定三種減量方案,爭取國際社會認同;至於要有何種減量策略?則僅以「概念方式」陳述將分別從能源結構的調整、節約能源與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來著手。





英國政府評估引進碳年度預算制度以協助該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二○二○年前減量32%英國政府在草案中設定長程目標,包括以一九九○年為標準,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在二○五○年前刪減至少六成,在二○二○年前須達到刪減二十六至三十二%的過渡目標。草案中也設定每五年一次的「碳預算」減量目標,並成立獨立監督委員會查核年度進展。根據規定,若達不到設定標準,部會首長將面臨法庭追訴責任。
英國政府為協助該國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評估透過立法制訂年度排放目標的可行性。環境事務大臣David Miliband於2006年10月12日在下議院對議員提及該國政府正詳實評估立法的構想與規劃。然而環境部發言人不願證實在本月的英國女王演講中,「碳年度預算」是否被規劃在明年的立法排程之中,只證實政府正評估一連串的政策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碳預算可藉由設定商業與政府部門的排放量來輔助配合歐盟排放交易機制。這建議來自於Ecofys UK之智庫單位,Ecofys UK建議英國政府以及未來的歐盟可以比照英國財政部的年度預算制度構建一套「碳預算制度」。在Ecofys UK的報告中提到:決策者在預算機制下將必須規劃中長期國家的排放量排放上限曲線(向下的趨勢)並調整政策以確保排放量在碳排放規劃範圍內。此機制將明確規範商業部門的排放量,但仍保留部分彈性允許其跨年度或短期借支排放額度。年度碳預算報告制度則強調短期內減量的必要性,該構想早在2005年便由一位下議院議員透過個人提案的方式提出,隨後獲得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兩黨支持,如果工黨院願意支持此構想,則將達成重要的立法共識。